欢迎来到平昌县政协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协要闻

小步走,不停步——巴中市探索创新民主政治建设纪实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6/9】 【作者:政协】【阅读:

“尊敬的李书记,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作风不好,纪委要管,那纪委的同志犯了错是不是应该接受公开质询呢?”“好的,我马上转发给纪委的同志。”吴德元是巴中市巴州区一位普通市民,在他的手机上,保留着这两条短信对话。“我舍不得删掉,市委书记给我这样一个平民百姓发短信,答复我偶然想起来的问题,实在让人感动。”记者注意到,手机上回复信息的时间是1月13日晨6点31分。吴德元说,他非常关注巴中市各种政策的出台、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还有很多市民都和我一样”。  

    “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近年来,在中共巴中市委的领导下,巴中市政协积极作为,各方面通力协作,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加快,中心工作顺利开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卓著。5月31日至6月2日,记者走进巴中,采访了市委书记李仲彬、市政协主席熊光林,见证了巴中市民主政治建设的累累硕果。

    市委:书记的“舟论”

    在巴中,普通市民要找到市委书记李仲彬的私人电话号码并不难,稍有心思就能轻松打听到。吴德元便是在一次会议旁听时问到的,“因为巴中市民旁听决策部门会议的机会确实很多。巴中日报、巴中市广播电视台会在‘四大班子’的重要会议召开前广泛征集愿意参加旁听的群众,只要报名,就有机会参加市里决策性的会议。”

    “知道吧,市委常委会又要开了。”“看新闻了,这次我儿子说他想报名去看看。”巴中市江北大道西段附近的城市广场上,两位市民晚饭后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以前很少有人关心这些”,他们坦诚告诉记者。

    李仲彬十分重视民主,参加过有他出席的会议的人都有深刻体会。他常在各种会议上脱稿讲“团结”,入木三分的演讲每每让与会同志由衷鼓掌。“舟论”便是他必讲的内容之一:“如果把巴中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比喻成船,那么推动这只船前进就需要各方面的动力,党委是船长,作为掌舵的老大哥,就要让船员们动起来,帮忙一起‘划桨’,推动这只船前进。在这之前,首先要把政协、民主党派和广大群众这些‘船员’请到船上来,同舟共济,绝不让他们冷落岸边,虽有力而无可为。”

    “舟论”没有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在各方面得以实施:市委对市政协委以重任,不断交办各项大小事务;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要会议必邀请市政协的同志列席并提出意见;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要参加市委常委会,并就会议讨论的内容在市委常委之前发言……一系列措施得到了巴中市政协、民主党派人士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赞成。巴中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巴中市委主委任小娟告诉记者,在巴中市,卫生局、民政局、环保局、商务局、统计局等职能部门的“一把手”都是党外人士,同时,每个民主党派的主要负责人都挂包市上的重点项目,“这些举措在全省都算开了先河”,任小娟补充了一件特别让自己感动的事:李书记在年末专门邀请市里所有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并鼓励大家站在各自的角度畅所欲言。“在这样一种氛围里,我觉得很感动,并更加坚定了尽全力‘划桨’的信念”。  

市政协:压力带来更强动力

    “渠道畅通真是太重要了”,在近90分钟的采访中,李仲彬多次提到自己喜欢到政协,闲暇之余也喜欢和政协委员们聊天,“他们都是各领域的佼佼者和精英,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而且聊天时委员们不会有所顾忌,内容精彩,对我而言不可或缺”,他多次鼓励,“政协委员声音就是该大一点,再大一点”。

    “真协商不能假协商,硬协商不能软协商,要发挥人才库的优势,提出真知灼见的东西”,党委的要求让政协“倍感压力”。

    “光是关于农民工的调研,我们搞了两次党委才满意,做了大量的走访、调查,了解情况,寻找对策,才形成有价值的文字资料,还拍了光盘纪录片。”巴中市政协主席熊光林告诉记者,党委的加倍重视虽然带来了压力,“但最后政协的真言良策终被采纳的时候,那种收获感也是振奋人心的”。从《构建大交通建议案》到《扶贫开发的调查与建议》,从《饮水安全的建议》到《红军标志牌的建议案》,巴中市政协的调研报告屡屡被市委重视采纳,“今年,为准备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研讨会、关于化工产业的调研等十余项市委交办的重要任务,市政协忙得‘不可开交’,但能实实在在地为巴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大家都倍感充实,精神抖擞”。

    熊光林简单向记者介绍了巴中市委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的意见》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过程中出台的相应贯彻意见内容:“总共9条实实在在的贯彻意见,全文2000余字,全是条条款款”,熊光林半开玩笑地说,这样的贯彻意见算是罕有,很多同志都闻所未闻,“用四川话说,全是‘干’货”。“充分重视政协工作的结果就是党委的核心作用发挥得更好了,而我们在党委的信任下,就更要争光、争气,团结、鼓劲、加油”,站在政协的角度,熊光林用12个字总结了巴中市委的做法:有胆有识,有规有章,有行有果。“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8个省、市的几十批人来到巴中市政协交流经验”。巴中市政协的同志们感到自豪,他们表示,在这样政通人和、上下团结一心的氛围中,市政协“围绕核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将不断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不断探索新模式:“船员”有为有位

    6月1日晚21点多,刚参加完巴中市“新农村建设和连片扶贫现场会议”的平昌县政协主席袁发展才得以抽空接受记者采访,从2009年12月底至今,半年多时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个人忙得跟三个人一样了”。繁忙的原因是,平昌县作为巴中市委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试点,选用县政协主席进了县委常委班子,兼任县委统战部部长。现在身兼三职的他感触深刻,“县政协负责人进了县委常委班子,参与、贯彻党委的决策都更加直接了,党委这样做进一步体现了党对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视,进一步加大了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

    “党委不是重用我,而是重用政协”。袁发展体会最深的地方在于,政协主席进入党委常委班子,不仅是主席个人身份变化,更重要的是加大了政协的工作力度,提高了政协的社会地位。“过去,一些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将协商事项的有关材料送达政协,特别是临时协商的议题,来不及交给政协,即便协商也匆忙而流于形式;新的领导机制形成后,政协根据党委年度工作重点,主动确定协商议题、安排协商活动,在协商成果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这样的举措让政协在民主监督和民主政治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处理好“执政”和“参政”的关系上,巴中市委还作出了很多探索:在市委常委会上讨论重大问题时,政协负责同志和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被列为“第一发言人”;把需经政协协商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作为列入市委常委会、全委会议题的前提条件,未经协商一律不上会;对党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每年进行民主测评,被测评人若有低分项目,需当场作出整改承诺,并在媒体公开……

    在这样的环境下,巴中市“四大班子”从不分“一线”“二线”,同台唱戏,同心协力,共谋全市经济“两个加快”。据了解,今年,该市政协在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6月初,9件建议案都被市委转化为有效决策,市政协更加“有为有位”了。

    “探索就要不怕失败,就算失败也是一种前进”,李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