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昌县政协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协要闻

副省长黄彦蓉莅临我市调研时指出巴中两化互动高位起步 强力开局充满希望

【字体: 】 【编辑日期:2011/11/21】 【作者:本站编辑】【阅读:
    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无限深情,带着对巴中发展的极大关切,11月17日至18日,副省长黄彦蓉莅临我市,在市委书记李刚、市委副书记吴旭的陪同下,深入调研“两化”互动、文化发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陪同来巴的还有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兆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邱建等。

巴中正在深化挖掘提升全域规划

  冒着细密的冬雨,黄彦蓉首先来到陇桥社区,调研巴中的规划建设情况。在陇桥社区的全市规划展板前,一张张精美的规划图描绘了巴中发展的美好未来。

  “以前巴中有总体规划吧?”站在全市规划图前,黄彦蓉关切地问。

  “最近成型的规划是2002年做的。目前,全市上下按照全域规划的要求,全力构建四级城镇体系和编制一城两翼三副五廊的总体发展规划。”李刚介绍说。

  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规划工作,提出了以巴城主城区,包括恩阳新区(西区)和兴文新区(东区)为中心,加快建设平昌、通江、南江县城3个副中心;大力抓好巴广、巴南、巴达、巴汉、巴万五条大廊道,着力构建市、县(区)城市-特色镇-中心村-产业聚集地“城乡统筹的四级城镇体系”。

  黄彦蓉听后十分高兴。她说,巴中是到了应该好好规划的时间了,首先要规划好。新的建设按规划走,老城区可以通过城乡环境整治、风貌打造等逐渐改变。尤其是当期,巴中有足够的时间深化、挖掘、提升全域规划。建设厅也要帮助巴中认真做好全域规划,包括光雾山等旅游资源的利用,巴中范围内一、二、三产业的布局等。在全域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一城两翼核心城市的规划。规划一旦做好后,就要认真执行规划,人动规划不动,照着规划一年年走下去。

  “这是巴河吧?巴河有多少公里?”站在新规划整治的巴城效果图前,黄彦蓉又问。

  “单边5.7公里。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巴河治理、城市改造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包括纳入城市的风貌、立面、店招店牌、卷帘门等,都是这次的整治范围,力度都很大,老百姓也很拥护。”城市建设负责人回答说。

  黄彦蓉不住地点头赞许。她说,河道要好好地利用,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依河而建的。河及河堤要好好利用,要和整个城市好好结合起来。如果利用好了,对整个城市品位都有很大的提升。高速公路的进出口是一座城市的形象,要学习外地的经验,认真做好规划,精心布局打造,提升城市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兴文新区的发展前景比老城区还要好

  随后,黄彦蓉又来到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巴城规划建设情况。

  “这是居住区,这是公共服务区,这是工业园区。”指划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沙盘,经开区负责人介绍说。

  自今年5月正式启动新区建设以来,巴中经济开发区围绕“产城一体、城园相融”的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原生态森林城市的目标,规划了“一带两核双翼多心”。即指沿新区主干路两侧的商业金融带,建设整个东部城区的新城核心和新城副中心、东部的产业发展翼和西部的城市发展翼及经济开发区启动的多个社区中心。

  截至上月底,经开区共接待来访企业280余批次,洽谈项目78个。其中,签订正式合同9个,投资金额62.6亿元;在谈项目和达成意向性协议项目共26个,总投资达200多亿元。

  黄彦蓉对经开区的规划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抓城镇化的第一步就是把规划理念理清楚。在巴中能做出这样一个规划理念来,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一个突破,能有这么好的一个沙盘,我感觉很惊喜。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原来意义上的经济开发区的意义不一样,是一座新城市,产城一体的新型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讲,兴文新区的发展前景比老城区还要好。

  黄彦蓉进一步说,一定要把城市的宜居摆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宜业、宜商。进入新城区的产业一定要有门槛,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进入,进入后应该放到什么位置,都要谋划布局好。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产业用地的容积率要提高,而城市居住环境的容积率要降下来,宜居的环境才好。城市里面小的景点、小的绿化、小的广场的密度要大。人口居住的地方要比较疏散。“两化”联动,一定要把城市建成花园式的城市。要利用好周边的山体。要立体式考虑,尤其是工业区的打造,要加大投资强度,提高厂房的密度和品位,防止出现新的工业棚户区。

  黄彦蓉要求,要进一步优化设计规划,产业用地要集约化。城市居住的容积率要尽量低一些。要把拆迁老百姓的安置用房,建成城市居民的住宅,留足空间,提高品位,要吸引周边更多的人来巴中买房。新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一定要按中等城市的上限来做,排污、区间道路、自来水、电力供应的标准要设计够。要充分体现现代森林公园城市的理念和特色。要尽量挖掘巴中文化,把文化的标识、文化的印记、历史的印记显示出来,城市才有生命力,城市才有灵魂。

  黄彦蓉深情地说,巴中“两化”互动高位起步了,强力开局,充满希望。

文化大发展的春天到了!

  调研中,黄彦蓉副省长十分关心我市的文化建设。

  在市文化馆的非遗传习室内,一块塑泥在艺人李吉方父子二人的手里,三下五去二就变成了一块栩栩如生的泥人。

  “还真像!真不错!”黄彦蓉禁不住赞叹,并饶有兴趣地了解情况,“学艺多少年了?是在学校学的,还是跟师傅学?”

  “这是我父亲,我跟他学的。都十几年了!”李吉方指着身边的老人回答说。

  黄彦蓉说,你这个做得非常好,作了很大的贡献,这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它很难从课堂上传承,我们希望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搬到课堂里边,让学生通过在上文艺课的时候来学习。第二,泥塑内容还可以丰富一些,要更贴近生活,最好不要束之高阁,可以和市场结合起来,发展成文化产业,比如说做成光雾山特色旅游产品等。

  于今年9月正式面向社会开馆的巴中市文化馆、图书馆位于市政中心西侧,馆内除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图书室外,还设有免费的合唱指挥、器乐培训、系列舞蹈、非遗传习、美术书法等。

  黄彦蓉充分肯定了我市的两馆建设工作。她说,当时到巴中来,他们问看什么,我说到时候一定要看文化。但是我没有想到在这里看到图书馆和文化馆。因为到好多地方去,图书馆和文化馆还真是拿不出手,巴中能让我看到图书馆和文化馆,很有特色。

  黄彦蓉接着说,文化大发展的春天到了,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明年省上会对基层文化大力投入,巴中要做好准备。

  一走进恩阳镇综合文化站,地方川剧的爱好者们吹拉弹唱练习的声音不绝于耳。黄彦蓉称赞说,在一个镇上,还有这样一群人喜欢地方川剧,不容易,不简单。

  当了解到基层文化建设还面临着一些困难时,黄彦蓉说,这样的团进入市场力量薄弱,可以采取政府补助,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他们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在内容和形式上一定要根植于群众,要以演出的形式为老百姓服务,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位,绝不能为了收入而丢了文化的灵魂。演出的思想上一定要把握好,政府要做好引导,比如把九次全会、两化互动等内容编成小节目演出,让文化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加大与群众的凝聚力,要多出精品,发展先进文化。

  在恩阳调研时,黄彦蓉还参观了恩阳古镇。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全民动手

  “检查评比的机制好呀!可以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在平昌县坦溪镇民兴村调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时,黄彦蓉说。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平昌县坦溪镇民兴村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探索推行“源头管理+市场回收+生态转化”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黄彦蓉充分肯定了民兴村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有益探索。她说,村一级的保洁工作就是要全民动手,全员动员。当前,尤其要建立好三支队伍:保洁队伍、管理队伍、技术人员队伍。在民兴村,积极借鉴罗江的经验,又有创新,采用制度上墙等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发动群众,值得学习,值得借鉴。

  当了解到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中,基层还存在运输设备缺乏、垃圾处理标准较低时,黄彦蓉说,资金要向垃圾处理环节适当倾斜。在县处理上,可以把几个连片的乡镇结合起来,集中处理垃圾,由县统一指导、协调、管理等。今天,我们看到了供销社用市场方法参与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要感谢供销系统。

  在民兴村调研时,黄彦蓉还对新村建设中的民房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

  市委常委、副市长魏文通,市委常委、秘书长李映,副市长吴宗麟、袁闻聪及市政府秘书长何政等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