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昌县政协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协要闻

招行行长马蔚华委员:提升经济增长科技含量

【字体: 】 【编辑日期:2012/12/24】 【作者:政协办】【阅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说,“十二五”规划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已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关键在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作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商业银行应以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型小企业为重点,积极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马蔚华表示。
  经济增长的质量更需要关注
  马蔚华说,当前,我们正面临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7%,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7.4%,为去年一季度以来连续第7个季度回落,并创下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14个季度的新低。“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是欧债危机和宏观调控等内外因素叠加的结果,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新阶段,支撑过去30余年来年均增速高达9.8%的人口、全球化、高储蓄等红利因素和条件正在逐渐消减。”
  马蔚华列举了一些具体数据,比如,长期以来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25%以上的“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将随着“刘易斯拐点”和老龄社会的加速到来而成为历史;近年来对GDP贡献率达10%以上的净出口,已伴随外需的减弱而出现周期性回落;据国家发改委估算,到2015年,我国储蓄率将比2008年下降5至7个百分点,2015年后下降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资源、能源、土地、环境不堪重负,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日益举步维艰。也正因如此,中央作出了“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重速度、重规模向重结构、重质量、重效益、重民生转变的战略部署,并把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这就像开车时必须适当踩住刹车才能平稳拐弯一样。十八大报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实际上,7%的经济增速并不算低。”马蔚华说,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意味着在2011年-2020年的1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7%和7.2%左右即可。如果与美国相比较,7%的增速更不算慢。美国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所谓的“资本主义黄金二十年”间,其年均经济增速仅约4.5%,在90年代由新经济推动的“繁荣十年”间,年均经济增速还不到4%。中国的GDP过去基数小,发展到2011年已达到7.3万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1995年左右的水平,而美国自1995年以来至今,GDP年均增长尚未超过3%,“所以如果我们保持7%的增速,与美国的差距很快能赶上。”
  马蔚华指出,更需要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新加坡副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曾提及,中国经济过去30余年的高速增长的确令人瞩目,但对新加坡的挑战并不大,因为中国经济主要由低端制造业带动,增长的科技含量较低,制约了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事实也的确如此。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此三项衡量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的主要指标仅分别为1.7%、20%和21%,远低于发达国家一般为2.5%-3%、80%和75%的水平。
  马蔚华举了一些例子:以色列国土面积仅1.49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800万,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区域政治环境恶劣,然而经济高度发达,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被誉为“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原因就在于以色列奉行“科技强国”的治国方针,始终高度重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目前,以色列的研发投入比重、人均专利数量、工程技术人员占比、创业比等指标均高居全球首位,其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高达85%以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曾自豪地说,“以色列唯一的选择从来就是创造性地追求质量”。其他诸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台湾的新竹等地区,也无不是因为其声名卓著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享誉全球。
  “因此,如何切实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已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而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如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许多拉美国家那样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就可以像美国、新加坡、以色列、韩国等国那样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银行助力转方式 支持科技创新型小企业是重点
  作为金融界的委员,马蔚华进一步表示,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银行信贷投放的数量与结构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与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商业银行责无旁贷。
  “而现阶段国内银行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在大力支持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小企业成长。”
  马蔚华认为,首先,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我国66%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和82%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小企业完成的,其中由科技创新型小企业完成的创新成果占比高达80%。而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一般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据有关资料统计,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研究、开发中试、工业生产三个环节所需的资金配比是1∶10∶100,每一开发阶段所需的资金量都是前一阶段的10倍,如果失去了金融体系的强力支撑,企业就难以实现创新性技术的持续开发与迅速产业化。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理应为促进科技创新型小企业成长作积极贡献。
  其次,科技创新型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良机。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7%上升至2020年的2.5%;产业升级步伐将显著提速,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将由目前的4%提升到2020年的15%左右。因此科技创新型小企业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商业银行发展科技创新型小企业业务大有可为。
  “最后,支持科技创新型小企业发展也符合银行自身转型的方向。”马蔚华谈到,在直接融资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和资本约束日益加强的经营环境中,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在与大客户的合作中难以改变被动的局面,不仅进入难、维系难,而且利率经常被迫下浮,而与小企业则门当户对,有条件建立平等、互惠的合作关系。作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小企业群体,科技创新型小企业无疑是银行的战略重点客户。
  “正是基于上述考量,招商银行在近年来先后实施的两次转型中,越来越清晰地把大力发展小企业与小微企业业务,特别是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小企业业务作为战略定位。2010年,专门针对科技创新型小企业创新推出了以投贷联动为主要内容的‘千鹰展翼’计划。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截至今年10月末,已经帮助企业引进权益性融资100余亿元,还帮助近150家科技创新型小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马蔚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