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昌县政协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要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1/19】 【作者:罗罗】【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

——在政协平昌县委员会八届五次会议上

平昌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根生
2010年1月19日

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提请协商《政府工作报告》,请提出建议和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组织带领全县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两个加快”和市委“两个强力推进”的决策部署,准确研判宏观经济走势,沉着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奋力爬坡上行,提前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8.35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2亿元,增长5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增长4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亿元,增长26.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86万元,增长25.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0元,增长18.2%;农民人均纯收入3502元,增长25.4%;人口自然增长率3.3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5%。

    一、县域经济在产业培育中加快发展

    农业发展奋力争先。坚持稳粮增收,粮食总产39.86万吨,增长1.84%,春玉米生产成为农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突破发展畜牧业,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场)108个,新建标准化圈舍13万平方米,出栏生猪141.3万头、家禽458万只,分别增长4.5%、30%。巩固提升劳务经济,转移输出劳务33.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4亿元,分别增长9.97%、22.2%。加快推进“六大产业园区”建设,元山泥池—新华、驷马天生—创举、江口镇光辉—太平农业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启动25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治理水土流失26平方公里,整理土地2.8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土3.38万亩,成片造林9.5万亩,新建沼气池5180口。春耕生产、畜牧生产、农业产业园区和农田水利建设四项考核均名列全市第一,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和全省十大“三农”样板县。

    工业经济爬坡破难。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以白酒为重点的饮料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9.1亿元,增长45.3%;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及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1.4亿元,增长15.7%。骨干企业效益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增长41.8% ;双滩电站并网发电,信义110千伏变电站抓紧建设,植物油小包装、铝材自动化、彩色包装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肉联厂改制完成资产处置。《平昌工业园区发展规划》通过省发改委初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405万元。

    第三产业拉动有力。积极繁荣城乡市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6亿元,增长14.8%。旅游业加快发展,启动建设百里翠竹长廊,“江口水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列入水利部试点项目,刘伯坚烈士纪念馆AAA级旅游区创建有序推进。“万村千乡”、 “家电下乡”深入实施,新建标准农资农家店386家,发放“家电下乡”财政补贴1585万元;建成春光苑义乌小商品市场,新建城乡农贸市场18个。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贷款余额52.51亿元、26.1亿元,分别增长19.72%、17.15%。

    二、基础条件在抢抓项目中不断改善

    项目工作卓有成效。坚持以项目工作统揽经济发展全局,拼抢机遇、悬奖攻关争取项目。平昌被列为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全国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重点县、全省现代畜牧业培育重点县、全省林业产业培育强县,成功争取中央彩票扶贫项目和全省以工代赈现代农业示范片项目,总投资3.97亿元的平(昌)营(山)路、总投资4.13亿元的双桥水库成功立项批复,牛角坑水库调概增资。全年到位各类项目资金8.28亿元,增长34%。

    重点建设强力推进。坚持挂图作战、提前加快实施项目,完成项目投资26.6亿元,增长29.8%;134个扩大内需项目全面开工,完工127个;95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面完工。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通乡公路建设任务,实施通乡联网路路基工程128公里,白衣大桥竣工通车,通河大桥整治提前完工,通(江)达(州)路平昌段改造加快推进。完成6座小(一)型、16座小(二)型病险水库整治。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信义出城道路、垃圾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县城老街改造招商引资签订意向性协议。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巴达铁路、巴达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平昌发展条件将发生历史性变化。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编制工业、交通、教育等16个发展规划,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连片扶贫开发方面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举措。坚持从战略层面谋划项目储备,全年共储备项目137个,其中投资8000万元的土地整理等26个重点项目挤入国家、省投资计划盘子,挤进省重点项目储备库的项目62个。

    三、民生事业在统筹推进中协调发展

    民生工程有效实施。坚持民生为先,认真实施“八项民生工程”,65项民生目标全面完成。投入1.34亿元,建成通乡水泥(油)路80公里、通村公路252公里、乡镇客运站9个;投入4031万元,建成5个场镇和127处村级供水工程,解决8.8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投入1.85亿元,新建、维修和改造校舍16.6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超过过去五年的总和,“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学生15.8万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76万名;投入6798万元,新建、改造33个乡镇卫生院和25个村卫生站业务用房4.6万平方米;城镇新增就业6813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除;稳定解决1万名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248户农村特困无房户的安居问题,建成廉租房196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439户433万元;争取到位福利项目慈善资金1888万元;扶持库区移民1.08万人,兑现移民后扶资金937万元;治理重点地质灾害11处,完成畜禽污染治理3家。

    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应对财政困难,千方百计强征严管,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一般预算支出168548万元,增长18.97%。全面兑现公务员津补贴6700万元、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1.85亿元;近三年累计筹措资金3.9亿元解决城建、移民等历史遗留问题,三年累计化解“普九”债务3.17亿元。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妥善解决7264名原城镇集体企业职工、返城知青和被征地农民超龄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问题,为129家18584名企业人员办理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建敬老院4所,为109名百岁老人发放生活补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达到5.4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10.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80万人。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大力推广实用科技,申报科技专利24件,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被列入全省示范基地。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公共卫生工作全面加强,甲型H1N1流感有效防控。完成10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翻山铰子》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文化部“太阳神鸟”铜奖。完成999个自然村广电“村村通”工程。人事编制工作不断加强,引进高中教师和紧缺人才119人,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19人,选聘大学生村干部120名,江口醇酒业集团被列为巴中首家全省博士后科技工作站。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有序推进。民族、宗教、档案、保密、地方志、人防、征兵、气象、外事、对台、侨务、通讯、邮政及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有新的进步。

    四、发展环境在依法治理中更加优化

    经济秩序日趋规范。重拳治理经济秩序,严格标书约束和合同管理。政府性投资项目一律实行部门申报、财政评审、政府审批。严格执行城乡规划会议审批制、民主票决制和专家顾问制,组建专班清理容积率和土地出让金,城镇建设秩序逐步规范。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坚持规划先行,聘请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规划设计院高品位编制城市规划,《平昌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通过省建设厅评审,制定白衣等16个乡镇总体规划和17个村庄规划,为平昌城镇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解决649个公益性岗位用于城乡保洁,投入620万元添置环卫设施,在城区规划停车泊位1550个、摊位450个、广告张贴栏65个;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和部门联合执法,扎实开展“五乱”治理,城乡风貌改造起步良好,荣获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县。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公开接访和带案下访制度,依法化解信访诉求1977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安全生产委托乡镇执法,强化安全隐患“四式管理”,扎实开展“十项”专项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强化基层基础,完成12个乡镇党政办公楼建设,新建派出所33个、司法所32个、法庭5个,在全市率先实现乡乡有派出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吸毒贩毒、街面犯罪、“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连续十年命案全破,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五、行政能力在科学规范中有效提升

    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开展“学习王瑛精神,争做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活动,着力解决政治信念、思想观念、发展路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问题,争做带头学习、顾全大局、弘扬正气、务实求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