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昌县政协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调研视察

对岩口乡返乡农民工再创业的调查

【字体: 】 【编辑日期:2009/9/25】 【作者:政协办】【阅读:

 

平昌县政协副主席    游泽莉

    平昌县岩口乡位于县城的东部,与宣汉县马渡乡接壤,距平昌县城65公里、胡家火车站72公里,达州市115公里。全乡下辖9个村、2704户、13018人。常年以来,外出务工赚取劳务收入是该乡农民增收的最直接、最现实、最可靠的手段。2007年底,全乡共有外出务工人员3600人,户均外出1.33人。但近年来,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截至2008年底全乡返乡农民工已达1000余人,返乡率近30%。这1000余名返乡农民工回到家乡后又在干什么呢?他们能为家乡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近日,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对岩口乡返乡农民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

农民工返乡再创业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该乡党委、政府严格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抓就业就是抓民生,抓就业就是抓稳定,抓就业就是抓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抓“龙头”、抓“基地”、抓“大户”作为带动、引导全乡人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岩口乡返乡农民工再创业形势喜人。

“家门口”创业,岩口乡有了第一家玩具厂。2007年5月,岩口乡羊洞村出嫁女青年舒仕翠与丈夫返乡了,夫妇二人原在广东东莞兴业玩具厂当管理人员,该玩具厂的产品远销欧美,货物供不应求。回到家乡的夫妇二人看到家乡廉价的房租、水电、劳动力,产生了在家乡兴办一家玩具厂的想法,时下正在考虑厂址是选在舒仕翠娘家岩口乡还是婆家宣汉县隘口乡。得到这一消息,乡政府领导立即与当地村委联系并登门拜访,向其详细讲解我县及岩口乡对返乡农民工回家创业建场兴厂的相关政策、有利条件等,并承诺由当地政府负责协调解决建厂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特别是工人来源由乡政府派专人到各村统计、动员。两夫妇被政府领导的诚意所感动,同意在岩口乡兴建该乡第一家玩具厂。一个月后,200台机器如期安装运行,两夫妇从东莞带回本乡在外打工的9名熟练工,带着各村组织来的60名工人正式开工。截止2008年底,该厂共建厂房1200余平方米,拥有各类玩具生产设备400余台,职工人数达160余人,职工月平均工资在1400元以上,企业总产值达300余万元。2008年,舒仕翠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十大创业之星”。

茶场变废为宝,返乡农民工成了农庄主。岩口乡红旗茶场840亩,因茶树老化,技改困难,连同11间厂房被闲置5年,乡党委、政府多次“悬榜”,但问津者甚少。2007年8月,住岩口乡方山村的赵壮年从广东举家回迁,村委及时向乡领导反馈信息:他很有经济实力,返乡后有发展路子就不打算再外出务工了。乡领导接到信息后及时与赵壮年进行了联系与沟通,鼓励他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时,乡政府给出了多项优惠政策, 30年缴承包费仅4.5万元,巨大的优惠政策使合同得以顺利签订。随后,赵壮年专门聘请了农业专家,实地调查,根据本地的土壤、气候、光照等实际情况确定发展项目。到目前为止,该茶场累计投资35万元,维修厂房11间,种植九叶青花椒1.6万株、枇杷8000株、板栗6000株、红柚3000株、修直径10米的微水池2口。2008年,该茶场出栏山地鸡近8000只,年纯收入近3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养鸡50只以上的9户。

大学生成了“养野鸡”大户。易露,23岁,住岩口乡方山村7社,大学毕业后在成都一家公司工作。2008年春节回家看了邻居赵壮年承包的红旗茶场很受启发,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在与家人周密商量以后,承包了本社采取“分股制”林权改革的400亩山林,当起了“野鸡”养殖专业户。截止5月底,累计投资28万元,修通进山公路1.2公里,建孵抱房7间、消毒室2间、住房和办公室4间,打水泥柱1600根,铺设“天网”9.3万平方米,养山地鸡1800只,野鸡300只,预计年底出栏山地鸡8000只,野鸡6000只,年总收入可达70余万元。

哈佛建材厂落户岩口。赵锡友,现年45岁,2009年初在县建设局组织的一次“五匠”人员培训中,与岩口乡一位乡领导结识,通过交流,他向乡领导表达了想在家乡办建材厂的愿望。建材厂主要生产哈佛门、哈佛瓦、仿木地板,原材料就是农村的锯木面、桔杆、稻草等。在得到乡党委、政府领导支持后,他用短短的5天时间就到北京取得了哈佛建材在巴中、达州、广元三地的总代理权。2009年5月31日,平昌县岩口乡哈佛建材厂正式挂牌开业,原材料建工车间、高压车间、精加工成品车间均按标准设计安装,技术人员是在北京经过专门培训的5名岩口乡本地人,同时招收了本地农民工31人,共投资250万元,日产哈佛系列建材50余套,预计年产值达900万元。

打工学技术,回来当老板的赵奇夫妇。赵奇夫妇在广东打工5年,一直给老板养野兔,2007年4月份回家照顾生病的父亲。村干部了解到他有技术、肯吃苦,但就是缺发展资金的情况后,及时给乡政府汇报,协助帮他贷款2万元,在家养野兔150只,年底效益非常好。这时,本来在经营客车的哥哥赵辉看到养野兔大有希望,于是经与一家人商议卖掉车子,筹集资金20万元,与弟弟赵奇一起创办了野兔繁养场。此举得到了村委会、乡政府的大力支持,村委协助调整了建场土地2100平方米,租田地8亩种植了黑麦草;乡政府特别补助沼气池建设资金2000元。2008年底两兄弟卖野兔120只,获利5000元。截至5月底,该繁养场已存栏野兔350只,兔仔90只,预计年底出栏1万只。为了养殖场有更加辉煌的未来和美好的明天,赵辉亲自前往雅安农学院学习野兔养殖技术至今。

洗心革面戒赌,勤劳致富养猪的赵贵州。2007年,赵贵州夫妇从广东打工凯旋而归,在笔山镇上买房安了家,可由于闲而无事便成天打牌混日,不到半年就输钱10万余元。为了洗心革面、弥补亏空,他回到老家土坝村承包了200亩山林养鸡、一口山平塘养鱼、修了1600平方圈舍养猪,但这都是小打小闹。在乡政府的一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