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思考
中国是农业大国,四川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是首要问题,某种意义上,农村、农民、农业大发展了,社会就大改观了。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就是突破瓶颈的重要战略,各地依据自己的地域条件,创造出的宝贵经验,归纳起来就是硬件的农、林、牧、鱼、水、电、气、路、住、行、吃、用、游和新兴产业链的链接,无疑都是十分重要和必备的。
新农村新在观念更新,产业更新,生活方式革新,发展模式更新,新在让广大农民迅速融入城市市民阶层,进入市场经济领域,立足市场,图谋发展。可是,怎么具备可持续发展性呢?不得不及时纳入运筹视野,做好高屋建瓴的统筹谋划。笔者以为,须注意以下要点:
一是注重环境科学指导,摸清本地自然资源家底,科学合理安排保护与开发流程,坚决摒弃掠夺性开发,或破坏环境资源的毁灭性开发,尤其是严格控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量;
二是注重大市场考察对接,注意融入周边市场营运链条,充分兼顾优势互补性、互惠互利性,极力避免盲目性,防止被边缘化和被挤兑出局;
三是坚持区域个性化产业,融入较大区域共性圈、带,避免独木支撑大厦的尴尬局面,积极发展产供销循环链,形成彼此依存、彼此促进的市场格局,以特色优势争取牢固占领市场份额;
四是注重培养市场操盘手,鼓励围绕新农村发展的职业教育,定向、定专业、定人员的造就服务新农村的市场营运人才,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拓展新农村产品向商品转化的渠道。
五是依托场镇建设,辐射新农村村民点,鼓励集约化、股份制经营,整合交通、教育、医疗、加工制造、娱乐休闲、旅游观光,实现城乡优势互补,提高农村生活文化品位。
六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积极服务社区居民,发展和巩固社区积极向上的良好人文氛围。(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