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政协为农田水利建设咨政献策
近日,平昌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有关乡镇,对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中,委员们采取查、看、听等办法,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咨询问政。一致认为,全县围绕全域灌溉的兴水理念,坚持大中小微并举,开源节流并重,新建、配套、整治并进,着力构建“库为命脉水源,塘为骨干水源,池田为补充水源”的水利综合体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但还存在水源工程少、病害工程多、渠系配套差、工程管护难等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切实解决。
委员们建议,一是加强项目工作,盘活农田水利资源。抓住秦巴山区扶贫和渠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水利投资项目;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提高整体效益;将项目资金逐步向旱山乡、边远乡镇和农村倾斜,做到以点带面,全面统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二是强化多元投入,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探索多元融资渠道,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抗灾能力;整合使用项目资金,确保“治理一处,受益一处;建设一处,巩固一处”,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大力发展民营水利,配套民营水利发展政策,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三是创新建管机制,加强水利设施管护。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用水户协会或其他农民专合组织申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引导农民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用水协会在工程建设、使用维修、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形成“以水养水”建管养用一体化模式;把加大政府投入与增加农民劳动积累结合起来,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予以补助,充分调动农民的投资和参与激情。四是夯实队伍建设,提高水利建设服务水平。大力引进人才,解决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弱化问题,确保每个乡镇有2-3名水利管理人员;采取短训、委培、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更新基层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协会管理人员水平;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依靠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专业化服务队伍“三驾马车”共同驱动,切实起到服务农田水利建设的作用。(覃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