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昌县政协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调研视察

平昌政协委员:对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机制的思考

【字体: 】 【编辑日期:2013/4/2】 【作者:政协】【阅读: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一体化,使平昌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增大,它关乎巩固已有的成果,实现“美丽平昌”的夙愿,对此,委员们建议: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争取融资渠道,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精细设计、有效开发,是彰显城市魅力、凸显地区特色、保持发展后劲的前提。这需要在宏观上超前、在微观上精细,抗拒短期利益诱惑,合理规划严格审批发展项目。坚持规划先行,规划科学,规划引领,才能在争取政策对接和项目衔接、吸引社会融资和管理经营时得到青睐,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政府、社会和企业“三赢”。
    二是坚持项目整合,借力政策扶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扶贫开发、渠江流域综合治理、关天经济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历史性发展机遇,用敏锐的视角,超前谋划、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形成全县一盘棋,做到部门联动、上下互动,政策捆绑、项目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助推平昌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是坚持市场运作,吸收社会资本,助推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行公有私营模式,政府委托或授予私企经营和维护,特别是特许经营、土地转让等;深入推行私有经营模式,允许和鼓励私人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建设或者以受让、收购的方式进入竞争性非公益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既可增加城市基础设施产品的供给和服务,又可促进不同的企业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杨希纯 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