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昌县政协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调研视察

平昌政协建言:推进城乡新型社区建设

【字体: 】 【编辑日期:2013/5/13】 【作者:政协】【阅读:

    平昌遵照县委、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精神,坚持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为有力推手,强化了社区基本功能,探索了城乡新型社区建设的新思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了更上一层楼,逐步总结、提高城乡新型社区质量,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平昌政协建言:
    一、提高对建设城乡新型社区的认识。针对轻视社区工作的错误观念,大力宣传社区工作在社会管理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让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社区工作的内涵、重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
    二、强化新型社区建设规划编制。以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着眼长远,服务大局,立足当前,结合实际,着手社区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做到明确原则、条件、标准、任务、措施,要求社区干部目标明确、任务清楚、措施得力。
    三、着力培训社区工作人员。编制统一培训规划,编写培训教材,创新培训方式,采用分期分批、灵活多样的形式,对社区居委会干部、专兼职人员,轮流予以正规培训,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鼓励社区工作者自学成才、岗位练兵,定期予以考核,奖励优秀。
    四、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坚定不移抓好社区阵地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保障社区配套用房300——500平米,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做到标致统一、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便民实用、纳民主议事、文娱体育于一体。优化公共服务体系,依托便民服务站,把就业培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养老休闲综合配套,推行“一站式”服务。依托“三会一队”社会团体,动员组织社区成员“人人义工,终生义工”,参与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活动。
    五、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以社区为单位,以一定量居民户(300户上下)划分出网格管理责任区,实行“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物进网格”,确保人人处在管理与服务中。网格责任到人,社区统一指挥,网格彼此支持。建立联系走访、信息反馈、考核奖励机制,把社区管理人员、职责、任务落实,工作精细化、信息化、全覆盖服务化,工作全天候、零距离化。
    六、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加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驻区单位联席会议制,做到信息资源及时共享,社区建设齐心协力,建立驻区单位社区建设评价体系,驻区单位与居委会良性互动,和谐共建,共驻共建,年终同样考评。
    七、逐步增强社区造血技能。满足社区公益性开支,要逐步增强自身造血机能。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工商、税务、国土、城建、信贷等职能部门予以扶持,帮助社区挖掘筹办家政服务、居家+社区养老、卫生、保安、维修等服务业的潜能,兼顾服务与社区创收。
    八、强化社区保障体制。首要是组织保障,落实县级领导、县级部门与社区挂包联系制度,帮助和指导社区建设工作,提高社区公益服务水平。县目督办、民政局等全面巡查社区建设文件落实情况。加大财政投入,把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工作经费、服务实施经费纳入预算,及时拨付预算金额,逐步提高工作人员报酬,积极研究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社会“五金一险”配套政策。吸纳大中专学生、复员转业军人到社区就职,把热心社区建设的优秀青年吸纳进去,关心他们的培训、学习、突破社区工作者的“成长瓶颈”,让他们干得好有出路,老了有保障。(杨希纯 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