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昌县政协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调研视察

回引“凤凰”筑新巢 (省政协报6月25日刊登)

【字体: 】 【编辑日期:2015/7/21】 【作者:政协办】【阅读:
   
——平昌县政协助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小记
 
    近日,记者在落户于巴中市平昌县驷马镇的陈氏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看到,络绎不绝的车辆排队装货,宽敞的车间里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在各道工序上。据驷马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是当地外出务工人员陈刚兄弟俩回乡创业的一个成功范例,公司年均可加工生产、销售各种玻璃产品50余万平方米。

    同样回乡创业的还有常年在外务工的何鹏,他在自己的家乡平昌县青风镇建起了休闲度假区——洞滩休闲度假园区。洞滩湖在阳光照耀下,湖面波光粼粼,两岸青山连绵,不时有白鹭飞过,景色美不胜收。何鹏告诉记者,将努力将其建成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旅游区。

    近年来,平昌县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返乡创业人员创造条件,为返乡人员创业贷款、征地办厂、办理各类证件手续等开辟“绿色通道”。这些利好条件,极大调动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使许多常年在外的平昌籍务工人员纷纷回家乡开厂、办企业。据统计,仅2014年该县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者就达800多人。

    这背后,离不开平昌县政协的奔走出力。据平昌县政协干部杜和平回忆,几年前该县就开始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积极帮助返乡人员创业就业。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春节动员、假日慰问宣传、亲情电话感召等方式,希望在外打拼的平昌人能回乡创业,然而一开始效果并不如预想的好。

    外出务工人士对于返乡创业有哪些顾虑?大家期待什么样的创业环境?平昌县政协在问题中开始了思考和行动。县政协启动“真情换真情,真心换真心,真诚换真诚”大走访活动,与县域内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广泛的面对面交流。

    县政协主席谢友先走访元山镇中岭村外出打工村民,给他们讲解回引工程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县政协副主席陈雪梅到驷马镇与回村女性打工妹真诚交流,听取她们对返乡创业的想法……通过与外出务工人员的座谈以及大量走访,平昌县政协工作人员了解到了大家普遍的担忧和顾虑。例如,回乡创业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缺乏社会支持;在创业环境方面,担心基础设施是否同步具备、政务服务环境是否优化、技术人才如何保障等问题;在企业前期投入上希望见效快,害怕投入“打水漂”……

    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平昌县政协与该县政府相关部门共同会商上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面临的各种“现实顾虑”,并反复与相关专家、学者展开研讨论证,最终撰写出《关于抓好回引工程若干问题的协商报告》,正式提交给县委、县政府。该报告中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给回乡创业企业政策性优惠贷款,主动把金融服务“送上门”,政府出资搭建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服务平台;政府出面引进技术,对回乡创业人员进行项目“栽培”、技术培训、人脉“嫁接”;政府加快推进路、水、电、气和场所用地等服务,保障小微企业顺利落成投产等针对性极强的意见建议。

    接到报告后,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政协的相关建议,制定了一揽子实施方案,利用县域内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与该县联系密切的大中企业人脉,展开有目的性的招商工作,同时努力为返乡创业的务工人员创造条件,为他们开辟创业“绿色通道”。

    为配合县委、县政府的相关部署,平昌县政协也积极开展调研视察,为该县吸引外出务工人士返乡创业建言献策。6月9日,平昌县政协组织该县政协委员对县级相关部门开展“回引工程”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提出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打好“友情牌”“亲情牌”“感情牌”的建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县政协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平昌县掀起了一股返乡创业的“新浪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已经回引创业530家,引进资金43.1亿元;兴办农业龙头企业6家,农民合作社34家,家庭农场15个;带动农户1.4万户,帮助解决就业3.1万人次。

□罗春梅 本报记者 阳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