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的建议案
(经县政协九届五次全委会通过)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县城镇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县城框架拉大,城乡面貌更新,特别是金宝新区建设和老街旧城改造的成功实施,为平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拆迁安置还房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几年,我县拆迁安置达 8255户33451人,拆建150万平方米,规划安置点24 个,涉及投资企业9家、施工企业15家,建设投资近50亿元。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建设中的民生民利工作,把拆迁安置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推进安置还房建设工作。目前,已有3个安置点8万平方米交付使用,3个安置点按协议时序稳步推进。从去年以来,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大环境影响了一些企业的投资热情;少数招商企业实力不够,资金短缺,内部管理乏力;部分业主单位监督不力,服务不到位;一些安置点规划设计有缺陷,拆迁工作不彻底,项目实施太多,人、财、物等要素统筹协调力度不够,使全县安置房建设总体推进缓慢,90%以上的在建项目超过合同约定期限,导致安置还房工作形势严峻、压力巨大。截止当前,全县18个在建安置点,实质性复工只有8个,绝大部分还处于“冬眠”状态,安置房建设成了城镇建设工作的“瓶颈”制约。这既负面影响着数万名拆迁安置对象的正常生活,又增加了财政的过渡费负担,更重要的是拖住了城市开发建设的后腿,同时,隐藏着巨大的不稳定因素。被拆迁户急切盼望安居乐业,全县上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务必图上下之智同谋良策,务必集全民之力共度难关。为此建议如下:
    一、精心组织,强化领导,县级干部驻点挂帅。根据目前的现状,应把此项工作作为阶段性的重点工作来抓,由县委、政府领导分别驻点挂包各个安置点,指挥协调相关工作,不竣工不脱责。
    二、 注重宣传,形成合力,弘扬发展建设正能量。利用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和覆盖面,激发建设企业的履职责任感和守法意识,树好企业形象;教育群众理解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同县委、政府携手度难关;敦促责任单位用心尽责,高质量进入工作状态。
    三、 剖析现状,对症下药,研究落实新措施。要在过去组织攻坚团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新鲜血液,优化工作环境,逗硬奖惩,不断强化攻坚力度;要逐个分析、解剖各安置点的建设情况,因企因人施策,把对策用到“病症”处,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使业主单位和建设企业在水紧鱼跳中负重前行。
    四、 出力出智,共同担当,为施工企业铺路送行。建设企业大部分是BT模式的外来企业,承担的工程任务都较重,独立完成工程任务有难度,需要党委、政府给予智力支持和环境保障,特别是为企业融资搭建平台,必要时可进一步优化、完善合作协议,让他们增加信心,激发活力,形成“你投资赚钱,我建设发展”的双赢机制。同时,投资企业要积极主动想方法、找路子筹措资金,破解资金的瓶颈制约,按工期足额投资,确保建设项目如期完工。
    五、 强化监督,保证质量,让百姓住上放心房。利用媒体曝光、倒排工期、目标考核等举措,敦促业主单位、投资企业、施工企业、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稳步推进安置房建设。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逗硬落实安全责任终身制,与房屋建设同步完善医院、学校、农贸市场、商超等配套建设,同时,一并搞好水、电、路、气、排污等公益设施,确保群众住得进去、住得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