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政协委员于竞建言:关于推进我县城乡新型社区建设的思考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近年来,全县坚持把城乡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一是社区组织建设有了新加强。优化了城乡社区布局,加强了社区网格化建设,分类推进了城乡社区建设。二是社区保障能力有了新突破。社区居委会成员的生活补贴纳入了财政预算,建立了社区事务管理经费补助机制,建立了县级部门进社区“费随事转”制度,建立了社区建设投入机制。三是社区体制创新有了新进展。理顺了社区管理机制,建立了社区建设领导、考核考评等机制。四是社区服务水平有了新提升。完成了31个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依托社区便民服务站推进了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服务,提升了社区综合服务水平。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社区建设中还存在共建意识不强、硬件设施滞后、人员培训不力、服务功能弱及经费保障难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社区工作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广泛宣传发动,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使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社区建设内涵,增强参与意识,形成合力建设的良好氛国。
二、强化社区建设规划编制。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尊重规律,结合实际,制定好社区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社区建设原则、条件、标准、任务、措施等,做到目标明、任务清、措施力。
三、强化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制定培训规划,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鼓励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立足岗位自学成才,支持他们参加社会工作等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考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四、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一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社区阵地和公益性服务用房建设。落实好“新建社区阵地和公益性服务用房不低于500平方米,原有社区不低于300平方米”的规定,全面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做到标志统一、布局合理、功能配套,满足便民服务、民主议事、文体娱乐等功能需要。二要做优社区公共服务。依托社区便民服务站,推进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教育、养老等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一站式服务,让社区居民享受快捷便利优质的公共服务。三要做好社区志愿互助服务。加大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重点培育发展以社区老年人协会、残疾人协会、慈善协会和各类文体活动队为主的“三会一队”社团组织,大力弘扬“人人义工,终身义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培育壮大社区志愿队伍,鼓励和引导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五、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大力推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一要划分网格强管理。以社区为单位,将每个社区按照300-500户左右规模(农村社区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成若干网格管理责任区,按照“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要求,确保社区每家每户均处在管理服务网格之中。二要规范运作强责任。每个网格都要配备一名社区责任人,专门负责网格管理事务。现有人员不足的,乡镇要整合力量到社区承担网格责任人职责,并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的统一管理。三是健全制度强考核。建立健全联系走访、信息反馈、考核奖励等制度,全面加强对网格管理责任人的管理和考核,切实做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真正实现社区管理精细化、信息化,社区服务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
六、强化社区管理体制完善。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资源共享、社区区建事项;建立驻区单位社区建设责任评价体系,把社区建设工作成效作为驻区单位工作目标和年度考核内容,推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有关部门在进行评先选优、干部考察、扶贫济困等工作时要主动听取社区居民委员会意见;促进驻区单位和居民自觉融入社区建设和管理。
七、强化社区集体经济增收。县级相关部门要出台具体配套政策,在工商、税收、国土、城建、信贷等方面支持社区积极挖掘内在潜能,开办家政、养老、卫生、保安、维修等服务项目,为居民开展各类有偿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壮大社区集体经济。
八、强化社区保障体制建设。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联系社区制度,将社区建设的工作任务落实到县级领导和相关县级部门,实行每个县级领导挂包一个社区,相关县级部门联系一个社区,在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帮扶支持,并纳入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同时县目督办、民政局等单位要对已出台的社区建设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逗硬落实。二要加大财政投入。切实把城乡社区的人员报酬、工作经费、培训经费、服务设施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预算资金,逐步提高社区人员报酬。三要研究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社会保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研究并出台社区居委会成员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配套政策和社会保险金征缴、发放运行机制,做好社区居委会成员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五险一金”工作,切实解决社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四要加强社区队伍建设。通过采取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从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中选拔等措施,把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队伍中来。稳步提升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关心社区工作者的成长进步,有效解决社区工作者成长瓶颈问题,真正让社区工作者感受到工作有责任、生活有收入、干好有出路、老了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