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医德医风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陈 燕
医德是医护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而医风是医德的具体表现,是整个医疗行业里应该有的良好的行业风气。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部分医务人员在行业作风建设的认识上产生了误区,表现为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服务意识不强,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缺乏责任心。虽是少数人的事,但其影响不可低估,它使医患之间互不信任,关系紧张,直接影响到医疗卫生战线的形象。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医德医风建设。
一、牢固树立救死扶伤的思想意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一直以来,人们都亲切的称医务工作者为“白衣天使”,把医务人员比作生命的使者、健康的卫士、爱神的化身。所以,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救死扶伤”的责任意识,必须具备"视病人如亲人"的崇高境界,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使命感,认真履行白衣天使神圣的职责,以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无畏的精神投身于防治疾病的斗争中。同时,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教育,切实转变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行业宗旨,将病人的需要和满意,作为医务人员工作的最终目标。从语言、态度、仪表、礼仪、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促进医务人员和疾病患者建立良好感情与和谐关系。
二、不断加强专业技术学习,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医务人员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医技职业的特殊性就要求不断加强专业技术学习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因为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密切关系着病人的疾病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治愈。所以,各医疗机构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三基”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基础水平;还要给医务人员提供更多外出进修、学习等规范化培训的机会,使之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三、强化医患沟通,加大法治力度,确保医患关系和谐稳定
护理前辈南丁格说过:“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精湛的医术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而是一种仁术的组合。因此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关系到病人的治疗状态,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所以,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方式方法和语言行为艺术。在处理医患沟通难这个问题上,要多看,多问,多关心,态度要温和。当你哪怕注视着病人的时候,所传递的信息仍然是温暖的关怀,当你用心的时候,是会被感应的,这样医患相处会变得更轻松。但是,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光靠医务人员单方面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也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对医务职业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也需要社会各界对医务工作者的关心和爱护,更需要司法部门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依法治理,严厉打击“医闹”行为,匡正社会秩序,为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