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之城 共享美好生活
冯  永  玲
    建设“智慧城市”是我国在2012年继IBM提出了打造“智慧地球”的理念之后提出的,中央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在全国各地试点、推进。建设“智慧城市”是解决当今“城市病”的良方,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更是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我们平昌是山区小县城。但随着我县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管理中暴露出的规划滞后、交通拥堵、停车难、看病排队、缴费排队、办证盖章来回跑以及公共安全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更降低了效率,还影响到了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平昌城市建设早日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步入“智慧城市”的门槛,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全县上下都要认识到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中央也已提出建设要求,所以,要早部署早规划早安排。尽管我县目前还不具备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和实力,但前期可以做一些调研和考察,通过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县实情,将发展智慧城市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做一些基础性的人、财、物和技术上的准备,为今后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打下基础。
    二是搭设专班,组建专业人才队伍。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互相融合的高科技项目,项目涉及的领域与知识都很宽泛和前沿,因此,我们需要组建专业队伍或是引进专业队伍来设计和操作。
    三是高端设计,分步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事关城市发展战略,要聘请专业队伍来量身规划和设计,设计要有前瞻性、高端性和可操作性。因为我县在云平台、大数据、全域无线WIFI、物联网等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上还不完善,所以,我们第一阶段先是智慧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物联网建设、云计算中心建设等等,实现数字化,才能谈智慧化的问题。从服务性来说,城市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基础服务设施的数字化最为关键;第二阶段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阶段,将不同领域的城市基础服务信息实现互联和互通,借以形成泛在的城市服务;第三阶段是智慧城市的内生发展阶段,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便捷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慧化城市服务。
    四是加大投入,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工程,更需要资金支持,才能确保项目的持续实施。建议将该项目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分年或分阶段投入。同时,实施该项目要持续进行,要一年接着一年实施,不可断档,否则,建设就会前功尽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也会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时代,其本质就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慢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差距,所以,我们要有超前思维和观念,以智达慧,从而智慧生活,智慧工作,共享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