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付  伟  才
    目前,我县有个体工商大户1.3万余户,非公有制企业700余家。一直以来,他们在县委统战部、工商联和其他组织的倡导下,为公益搞捐赠,为灾区送温暖,为穷困献爱心,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无疑是扶贫帮困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但是由于引导激励和组织动员不够,这支力量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扶贫帮困的广泛性不够。由于宣传发动不力,非公经济主体自身实力有限等多种原因,不少个体工商大户和非公企业对党  和国家扶贫开发的总体部署和目标要求了解不够,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参与度不高,还未能形成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广泛参与的扶贫帮困强大的社会合力。
    (二)扶贫帮扶形式单一。非公企业参与扶贫帮困大概有四种基本形式:就业帮扶、产业帮扶、创业帮扶、资金帮扶。但目前我县非公企业大都采用资金帮扶这种直接简单的帮扶形式。虽然有像恒禾达农业开发公司、温氏养殖公司、巴平兰草公司等企业通过发展种养产业进行帮扶,但占比较小。
    (三)政府对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持、有效引导不够。我们从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帮扶工作中发现,不少民营企业捐助资金给付形式不规范、不透明,手续不完善,现金帮扶的票据问题、帮扶资金的抵税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政府对本土民营企业参与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创业帮扶的优惠政策还不明确、不具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帮困的积极性。
    (四)扶贫帮扶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残致贫而急需社会帮助的家庭了解不多,掌握不够,社会力量无法准确、规范地实施帮扶,难以达到精准救助、公平救助、透明救助的目标。
    二、几点建议
    (一)广泛动员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帮扶,是企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光彩事业精神的重要体现。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要以光彩事业和“民企帮村、工商助农”活动为载体,广泛组织动员个体工商大户、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让每个非公经济组织都要承担相应的扶贫任务,不断扩大精准扶贫成效。
    (二)制订相关政策,支持激励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相互沟通衔接,使民营企业现金帮扶能顺利开据捐助发票,享受抵税等优惠政策,解除民营企业现金帮扶的后顾之忧。二是出台民营企业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创业帮扶的激励政策,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发展产业、吸纳就业、帮扶创业的积极性。三是政府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协调,在民营企业参与产业帮扶的土地使用、项目融资、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建立社会力量扶贫帮扶长效机制。建议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扶贫、民政、工商等部门共同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平台,设立“帮扶中心”,“爱心超市”求助热线等,实现救助对象信息与社会力量信息网上对接,公开帮扶救助过程,及时跟踪反馈和宣传帮扶救助成果。建立应急救助机制,号召社会力量及时有效进行帮扶救助,使帮扶工作常态化、系统化、规范化。
    (四)加大总结宣传和推广力度。要认真总统宣传和推广社会力量扶贫帮扶的有效形式和典型事迹,对积极参与帮扶的民营企业家要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待遇安排上给予重点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