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昌县政协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增进共识 助推平昌跨越发展

【字体: 】 【编辑日期:2012/4/28】 【作者:本站编辑】【阅读:
增进共识  助推平昌跨越发展
 
平昌县政协主席  袁发展
 
    平昌县政协始终紧扣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根本要求,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努力为平昌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两个强县”、强化“两个推进”作出积极贡献。
    一、增进共识,坚定思想政治方向
    一是在深化学习中增进共识,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工作,通过党组会、主席会、常委会、干部职工会,采取培训会、座谈会、报告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政协、统战理论和相关知识,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文件和讲话精神,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不断深化对新时期人民政协的使命和责任的认识,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二是在维护核心中增进共识,坚定政治方向。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维护县委的权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都不得有丝毫含糊。尤其要注重在县委确立的重大战略、关键问题上发出同一声音,注重在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添油加劲,注重在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搞好协调。三是在共同责任中增进共识,坚定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政协平等协商特点,广泛组织不同层次的民主讨论,引导各界人士进一步深刻认识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两个强县”、强化“两个推进”推动平昌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利益、共同事业、共同责任;进一步深刻认识统筹城乡、“两化”互动、“三化”联动是平昌发展的根本出路,从而自觉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准确研判上来,统一到“促增长、强基础、转方式、增投资、惠民生”的着力重点上来,努力把县委的主张转变为各界人士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切实做到与县委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力,增强各界人士共同致力于推进平昌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服务大局,积极助推跨越发展
    一是紧扣中心协商谋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按照“三在先、三在前”的总体要求,逐步实现从“关心协商”到“程序协商”,从“可以协商”到“必须协商”,杜绝不协商,摒弃假协商,防止软协商,在协商中发扬民主、形成共识,在协商中见仁见智、助推发展。不断巩固全委会的整体协商、常委会的专题协商、主席会的重点协商、专委会的对口协商,不断拓展体现特色发挥优势的团体协商、界别协商,做到面对面协商、零距离协商,通过协商与研究相结合、会议协商与会下商谈相结合、书面协商与口头协商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丰富协商形式。在对“一府两院”工作整体协商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咨询议政,在产业发展方面,就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增强龙头带动、发挥园区功能多献良策;在项目建设方面,要围绕实施开放合作、大力招商引资多谋善举;在城乡建设方面,要在老街改造、新区开发、中心村聚居点建设上多建良言;在和谐构建方面,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共谋发展。二是突出重点监督促发展。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坚持邀请县政府定期向政协会议通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邀请法、检两院定期向政协会议通报工作情况,邀请纪委、监察局定期向政协会议通报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加强提案督办工作,建立党政领导阅办批办、政协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制度,选择发展性、民生性的重要提案,由政协领导班子成员重点督办,推行“阳光”办案,开展重点提案督办月活动和提案办理“回头看”活动,创新提案承办单位和提案人双向互动机制,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和提案办理满意率,促进民生问题有效解决。认真开展评议测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面上调查与典型分析相结合、定性调查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式,肯定成绩,查找差距,剖析原因,提出建议,督促整改,促进部门工作。规范特约监督工作,支持委员参加政风、行风评议等社会监督活动,做好向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和政府有关部门推荐特约监督员工作,要求特约监督员主动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不断改进干部作风、部门行风。三是把握关键参政助发展。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来自基层、联系广泛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参与意识,脚踏实地搞调研,主动参与抓重点,在服务发展中谋求作为,在参与发展中体现价值。组织委员对新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进行视察,大力宣传、正面推动牵引平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努力推动干部实干苦干、群众自动参与支持局面的进一步形成。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乡镇对农村产业发展、新村建设等深入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协助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推动面上工作。同时,积极投身发展实践,主动融入县委、政府总体工作部署,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做好联系乡镇和挂包重点项目工作,做到亲临一线,务求实效;教育政协委员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真正成为传达上情的宣传员、反映下情的联络员、服务发展的参谋员、促进和谐的调解员和改进工作的监督员,努力使政协工作与党政工作和谐共振。
    三、关注民生,努力促进亲民和谐
    一是扎实开展扶贫济困。广泛开展委员联系群众活动,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热忱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鼓励广大委员特别是企业家委员富而思源、回报社会,积极捐资助学、扶贫助困、结对帮扶,为最需要关心、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送温暖。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制定帮扶措施,拓宽帮扶领域,深化帮扶内容,积极谋划项目,争取资金支持,提高帮扶实效。组织好相关界别委员送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乡活动,深入边远乡镇义诊义演,传递科技信息,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做一份实实在在的努力。二是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充分发挥社情信息“直通车”作用,坚持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履行职能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密切关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调研、视察、座谈、征集提案等形式,广辟社情民意渠道,悉心体察群众情绪,真心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向县委、政府反映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力促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努力营造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三是努力维护团结稳定。充分利用政协委员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围绕群众思想认识的“困惑点”、矛盾的“易发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工作,营造党群一条心、上下一股劲、全县一盘棋、工作上心齐气顺的良好氛围。运用多种渠道和方式,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引导各界人士、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利益关系的调整,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正当的利益诉求,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巩固和发展我县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