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在县政协听取民政工作汇报会上的发言
    各位委员、与会代表:
    根据县政协工作安排,9月9日至10日,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廖继昌带领6名政协委员分别深入县民政局机关、信访接待室、南台山陵园管理所等地和单位,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走访、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现将获得的直接与间接、感性与理性的情况点评于后。
    一、民政工作思路中有“大局”。点击“百度”:民政局是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履行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重要职能,主管救灾救济、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管理、基层政权建设、城乡居民低保、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区划地名等工作,可谓是面广、量大、线长,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多。在如此繁杂的工作头绪中调研,我们发现,2012年度,县民政局编印信息简报136期,2013年半年编印简报68期,18个月共发简报204期,平均2.6天印发一期简报。这些简报内容涵盖专题会议、上级视察、救灾救助、优抚低保、老龄、殡葬等12个类别;这些简报有数据、有事例、有思路、有措施、有要求。比如,安排部署2013年度的工作就提出了“规范三大秩序,推进三大工程,建立三大机制,实现三大突破”,都是保民生、解民忧、保稳定的工作;这些简报可以梳理出民政工作落地有痕、抓铁有印的轨迹,让人感觉到民政干部在认认真真做事,是一个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富有战斗力的团体。是一个踩着时代脉搏,维护县委、政府工作大局的集体;这些简报的内容与今天民政局的汇报材料相互印证,没有框框旷阔,没有无病呻吟,没有水份和华辞。
    二、民政干部情感中有“百姓”。在县民政局办公底楼,是两大间群众信访接待室,其中一间的门上这样写道,温馨提示:你有什么诉求吗?请进! 这是2007年县民政局开展创建信访温馨接待家园设置的。6年来,人员不减,机构不撤,职能不变。就在大门的对面竖着印有“平昌县民政局服务项目公示栏”四块展版。就在这间屋子,就是9月9日,57岁的信访股长马平接待了家住响滩镇龙岩村7社、现就读于成都商务职业学院、19岁的女性孤儿马丽,面对素昧平生,面临辍学的学生,马平连续打了数个电话核实,以百米赛的速度落实救助,第二天上午10点前,3000元救助金已打入了马丽在成都读大学的个人账户上。据马平介绍,信访股每天接待来访群众最低在30人次以上,多半是咨询政策和反映困难。
    平昌县民政局现有干部职工169人、内设13个股室、下辖5个事业单位、47个乡镇民政办和办事处。像马平这样情感中装着百姓、装着特困家庭的职工还有很多。比如:局机关职工丁崇清在鹿鸣镇普查民政资金使用情况时,因为长途颠簸、爬山涉水,最后怀孕几个月的胎儿死于腹中。医疗所职工冯学莉在“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前往马鞍山乡访贫问苦后,深有感触地说道:“看到那些贫困户的现状,再也不想打牌了,今后要节约开支,资助贫困的家庭和学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永琼与贫困家庭大学生座谈时,数度流泪……就是这么一群民政人,托起了全县32386户城乡低保、16412名伤残优扶、9600多名大病患者的生命和希望之光。
    三、民政救助事项中有“规矩”。县民政局的工作汇报材料说,城乡低保、社会救助作为全社会关注的一项民生工程,如何得到规范管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究竟怎样,9月9日,我们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设置了3个问题:一是你对民政局的工作了解吗?二是你对大病补助和低保的发放感到阳光和公平吗?三是你对民政工作满意吗?然后从全县5.6万个数字电视用户中随机选择了16户,分布于元山、灵山、响滩等乡镇和华严社区、政法街、春光苑、新华街等地段,其中包括两户低保特困家庭。统计结果为:第一个问题,了解和基本了解达87.5%;第二个问题,公平和基本公平达93.8%;第三个问题,满意和基本满意达100%。我们学习和阅览了国务院、省、市有关文件、条例和规定,查阅和关注了城乡低保、救灾救助等方面的资料、名册和办理流程,感觉到民政局坚持按规矩办事,做到了标准科学、待遇公正、覆盖广泛、运行规范、进出有序。比如,在低保办理过程中,强化准入审查和退出管理,严格“四审四公示”程序,发挥“AO”信息化筛查功能。比如,在社会救助方面,坚持做到了“有申请、有病检报告、有证明材料、有医保报费分割单、有户口薄、身份证等“五有”原始资料和特困群众救助台账及档案。比如,2013年3月份,县民政局开展一年一度的民政资金使用情况大检查,抽查1200个低保和特困家庭,就对家中有工作人员、有小轿车、有门面房的56户原吃低保的家庭进行了清退。近两年,全县累计清退城乡低保4024户11941人。 
四、民政改革固本中有“创意”。民政工作是一项事务繁杂、但又管理严谨的工作,民政工作只有在固本中创新,在规矩中发展。近两年,民政工作不乏亮点和特色:一是殡葬管理,9月10日,我们在南台山陵园管理所调研,此单位现有员工17人,其中5人属自收自支。由于人头经费不足、上班时间无规律等原因,实行了承包经营,虽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却出现了乱收费、“宰客”等现象。今年4月,县民政局对殡葬管理体制进行了优化,组建了南台山殡葬管理服务公司,将发改委批准的行政性基本收费与服务性选择收费项目分开,实行双轨管理。其中,行政性收费项目减少了4个,服务性收费项目实行阶梯限价、自由自主选择。通过试行,户主平均丧葬费支出降幅达20%以上,比如花圈价位每个由40—120元不等,体现了穷人死得起、富人搞得起。二是双拥工作。2012年2月27日,县委根生书记代表平昌县参加了“全国双拥模范县”表彰大会,这是平昌县第四次蝉联此项殊荣,但民政人并不满足,而是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伤残军人医疗保障机制,多次与县级相关部门协调,投入参保资金670多万元,将152名1—6级伤残军人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从根本上解决了伤残军人的医疗保障问题。三是大学生救助。在民政局调研,所有在场的党组成员高度认同对贫困家庭大学生进行救助这项活动。局长杨鹏飞认为,困难家庭救助的根本在于扶智,一个家庭有一名读书人,这个家庭就有脱贫脱困的希望。为此,今年7-8月,县民政局与县教体局联合启动实施了100名贫困学生“慈善助学工程”,对平昌户籍、当年参加高考被录取、家庭特困的大学生每人一次性资助5000元。同时,他们还广泛与企业及社会成功人士联系,求得社会资金的支持与帮助。目前,已有2家企业意向性支持这项活动。
    综上点评,虽然不太全面和祥细,但却客观地折射出了民政人员的艰辛与努力,可以起到一滴水中见太阳的作用。在这里,也作如下三个方面的的呼吁和建议:
    一是给民政部门增加一定数量的用工编制。民政工作确实繁杂而又重要,因为人员紧张,难免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手长衣袖短的现象。比如,目前还有6个临时性用工无法解决,乡镇干部兼做民政工作尚有人在,机关13个股室包括局级领导在内只有30个人,当务之急需要增加干事业的人员。
    二是加大对民政政策法规的宣传。要通过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加大诸如对低保发放的条件、范围、标准及要求等方面的宣传,让老百姓知晓而不信访。
    三是进一步开展好贫困大学生求助工程。特别是发挥好县内外企业和在外务工经商的成功人士爱家乡、爱平昌的爱心救助,把这项工程做大做实,收到“一举多赢”的效果。
    四是进一步加大民政资金向上的争取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