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委员队伍建设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加强委员队伍建设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平昌县政协主席  袁发展
    近年来,平昌县政协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着力点,抓培训、强管理、搭平台、优服务,主动引导委员谋事,积极服务委员干事,努力保障委员成事,形成了“政协作用发挥在委员,活力展现看委员,事业发展靠委员”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三项培训”,确保委员发挥主体作用有能力
    坚持把加强学习培训作为提高政协委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以“三项培训”为抓手,加强对委员进行学习培训。一是加强全员培训。届初对委员进行系统的政协统战理论知识和履职能力培训,引导委员尽快进入角色、把握角色、适应角色。每年全委会期间,利用半天时间进行集中培训,着力解决“为什么履职、履什么职、怎样履职”三大问题,不断提高“协商议政、有效监督、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四大能力。二是加强专项培训。由专委会牵头,每年至少两次组织界别委员重点就如何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以及如何当好委员等进行专项培训,提升履职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加强学习交流。根据工作需要和阶段工作重点,加强与各地政协横向联系,分期分批组织委员外出学习考察交流,开阔视野,提升履职境界。两年来,先后组织5批110人次赴省内外学习交流,借“他山之石”提升履职之效。
    二、建立“三项机制”,确保委员发挥主体作用有活力
    从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入手,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积极性。一是建立约束机制。制定《政协委员管理暂行办法》,对委员的任职、辞职、免职,委员活动内容、形式、任务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委员无故缺席政协有关例会,或年度无故不参加学习、调研、视察等活动累计2次,政协作出书面警告或警示谈话;连续两年无故缺席政协有关例会,或无故不参加政协活动累计3次以上的,以及年度内履行“三个一”活动要求有缺项者,按程序终止委员资格。换届以来,按照管理办法,已除名2名政协委员。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优秀政协委员评比表彰办法》、《优秀提案表彰办法》、《全委会优秀发言材料评比表彰办法》,每年全委会分别予以表彰。两年来,对立足本职岗位、投身“三个一线”、认真履职奉献的15名优秀政协委员和10名优秀提案撰写人进行了表彰。三是建立管理机制。机关成立“委员工作委员会”,负责委员履职情况管理。建立了委员履职档案,对委员基本情况、参加会议和活动的考勤、履职等记录存档,年终汇总统计,定期向全体委员及其所在单位通报,并将此作为委员各项考评和换届时去留的重要依据,激发委员履职活力。
    三、搭建“三个平台”,确保委员发挥主体作用有动力
    通过搭建平台,活跃载体,丰富内容,让委员在参加政协活动中履行职责有建树,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有贡献。一是搭建知情明政平台。通过举办专题学习会、报告会、印发学习资料和组织委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委员知“上情”;每年定期召开政情通报会,邀请县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通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引导委员知“内情”;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难点问题,组织委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视察调研活动,促使委员知“下情”;组织委员分批外出学习考察,开阔视野,努力让委员知“外情”。二是搭建履职尽责平台。充分发挥委员在调研视察中的智囊作用,在提案工作、民主评议中的监督作用,在反映社情民意中的沟通作用,扩大委员履职参与面。去年来,组织委员先后就全县巴山新居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白酒产业发展、畜牧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新区开发等重点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和视察活动,咨询问政,提出意见建议50余条,得到党政高度重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报告所提建议正在转化为决策依据和政策措施。组织委员积极撰写高质量提案,每年提案都保持在150件以上,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涵盖了全县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同时,狠抓提案办理落实,委员对提案办理满意率每年达到90%以上。组织委员每年对3—5个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对1—2个执纪执法部门开展民主评议,对3—5个重大项目开展专项监督,听取2—3个部门工作汇报并对其满意度测评,将评议、测评等监督结果报县委决策参考。全县有8个执纪执法部门聘请32名政协委员为监督员,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和下基层调研,推动部门工作开展,促进民生问题有效解决。三是搭建建功立业平台。鼓励委员积极投身“统筹城乡、两化互动”的生动实践,110多名政协委员在县道老油路改造、巴山新居建设、园区建设、新区开发等一线施展才华,贡献力量。引导委员和企业家之间开展联合协作,促成以委员为法人代表的市政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泉河多又好超市等多家企业之间,就人才培训、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形成协作关系。鼓励实业界委员富而思源,开展扶贫济困、助学捐助等慈善爱心活动,回报社会。引导农村委员中的专业大户和能手,大力发展农村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带动群众致富,展示政协委员的风采。
    四、坚持“三项制度”,确保委员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力
    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委员作用的发挥。一是坚持联系制度。建立和完善主席会议和党组成员联系政协常委、政协常委联系界别委员、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三联”制度;发挥各专委会与委员联系的纽带作用,保持与委员经常性联系,对委员的意见和要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对委员的提案和反映的社情民意,认真督办,及时反馈。在政协网站建立政协委员QQ群交流平台,密切委员与政协机关的联系。二是坚持走访制度。坚持每年开展历时一个月的走访委员活动,全面了解委员生活、工作情况,征求委员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委员解决具体的困难和问题,督查委员单位为委员履职提供条件的落实情况。三是坚持约谈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委室不定期约见政协委员,请委员“回家”,把委员当“家人”,在亲切自然、相知相识的融洽氛围沟通思想,交换意见,理顺情绪,形成共识,确保委员有职、有责、有效履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