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市品位的 建议
平昌县城拥有常住人口25万余人,面积达19.42平方公里,由同州街道、全宝新区、佛头山管委会、江口街道、平昌经开区等组成。随着金宝大桥、黄滩坝大桥的先后贯通,佛头山森林公园、城市运动公园、江阳邻里中心、龙潭湿地公园、沿河防洪堤,城区沿河污水覆网的完善,一座现代山水田园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城市品位提升不少。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更优美的环境”作为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容,并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统筹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努力促进环境健康的“美丽平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秸秆露天焚烧、餐饮油烟、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是我县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负贡献者,其中餐饮油烟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健康危害未引起足够认识,以致其在无序的“跟着感觉走”,并无声地持续着。若我们深入到某个餐饮店,在营运期间油烟污染防治设施缺失或未正常运行,餐饮店及周边墙壁、地板、植物上油渍(滴)明显可见,在太阳光下“熠熠”发光,雨天致行人滑倒。从空气环境质量“六要素”来分析,油烟污染物系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在气温较低[15℃以下]条件下易与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络合,生成不易发现的气溶胶,导致空气中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在一日三餐前中后各1小时呈明显上升趋势,甚至成倍上升,尤其是细颗粒物随着人们的呼吸或皮肤进入人体,不可逆,造成心脑血管病伤害;晴天中午与傍晚在气温升高条件的催化作用下易生成臭氧,导致臭氧指标在夏秋季节居高不下,对人们出行裸露的皮肤造成无形的伤害,可见餐饮油烟污染直接影响着居民健康和城市品位,社会各界对环境质量改善的关注和期待前所未有,防治油烟污染,保护大气生态环境,维护人民健康,势在必行。现提出如下管控建议。
1.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区划。对居民集中居住、学校、医疗、养老等环境敏感区域划定为核心管控区,对商业发达、充分拓展就业的区域划定为重点管控区,对工业经济较集中或距离人群集中较远的区域划定为一般管控区,明确各管控区餐饮业准入规模、油烟管控标准,由综合执法、市场监督、生态环境、公安与辖区协同完成管控。
2.严格餐饮业准入。支持从业者在不同的管控区从事餐饮服务,其投资规模与管控区划要求相适应,坚持餐饮服务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执法 、工商、生态环境等在其开业前开展现场指导帮扶,确保其油烟污染防治设施与其建设规模相适应,确保油烟污染从收集、治理环节得以科学计划。
3.加强源头与过程治理。餐饮业主在计划投资之初,要考虑开店规模,油烟收集、治理、及排放口规范同步计划,不抱侥幸心理,对产生油烟污染区域进行亮化封闭建设,实现油烟在有限空间给予有效的收集。再通过电离、物理、催化等原理设备进行治理,达到《餐饮业油烟污染排放标准》,并通过集中商业烟道或独立烟道引至楼顶3米以上高空排放环境,其排口位置应避开敏感目标或逆风排放。
4.常态运维油烟防治设施。要确保油烟污染防治达标效果,其常态化运行维护必不可少,从业者要加强油烟污染影响的认识,建立餐饮油烟防治设施运维台账,开展油烟污染防治设施定期运行维护,切忌“小马拉大车”,偷懒应付;规模(人数75人次以上)以上餐饮单位定期开展油烟排放检测并报备。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加强其防治设施运维情况常态化监管,对自检油烟排放不达标的,在限期整改无效后依法处罚;不定期开展执法抽测,对检测不达标企业进行严厉重罚。
5.发挥专家科技支撑作用。一个地域(方)重视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加快。在工程建设与治理方面,建立专家队伍,支持调查研究,避免主观决策随意性,坚定发挥其科技支撑作用,增强职能部门提升城市品位意识,自觉完成各项环保工作,形成横向联动、城乡联动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平昌必能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相信,随着对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的快速规范、排污整治和全面覆盖,平昌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将会大力提升或改善,可为我县经济发展腾出足够的环境容量,为平昌“两个加快”储备更大的内生动能,为平昌城市品位的提升丰富无声的内涵。
县生态环境局回复王坤能委员:
一、高度重视,专题安排。组建以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提案办理工作小组,分配城区餐饮油烟污染排查整治任务,明确了整治责任、标准和完成时限,确保提案办理有力、有序、持续推进。
二、协调联动,专班推进。建立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公安、与辖区联动机制,组建餐饮油烟问题督查、餐饮业油烟防治排查、油烟污染防治技术指导3个工作组,步调一致、相互配合,着力解决县城建成区餐饮业油烟污染收集净化设施配套与运行维护问题,实现建成区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全覆盖,并持续运行正常。
三、分步推进,注重实效。坚持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原则,对照提案建议内容,将信义片区、一品天下餐饮业油烟污染收集净化设施配套与运行维护问题纳入2024年5月中旬前第一批排查整治内容,将新华街、新平街、金宝大道等区域纳入第二批(2024年6月底前)排查+限期整治对象。截止2024年7月1日,已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区划,《平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昌县(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区域划定方案的通知》,对信义小学周边500米范围区域划定为核心管控区,500米至1000米范围划定为重点管控区,对建成区其他区域划定为一般管控区;对建城区餐饮业坚持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综合执法牵头,工商、生态环境联动,于6月底完成建成区459家餐饮业油烟收集、净化全覆盖排查整治,其中274家完成油烟收集与净化治理,对120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对65家单位持续跟踪整改;排查整改期间,督促从业者对餐饮油烟防治设施要定期运行维护并建立台账;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专业人员多次对油烟整治专班实时开展技术指导,有力推进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整治。
在统筹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努力促进环境健康的“美丽平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秸秆露天焚烧、餐饮油烟、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是我县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负贡献者,其中餐饮油烟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健康危害未引起足够认识,以致其在无序的“跟着感觉走”,并无声地持续着。若我们深入到某个餐饮店,在营运期间油烟污染防治设施缺失或未正常运行,餐饮店及周边墙壁、地板、植物上油渍(滴)明显可见,在太阳光下“熠熠”发光,雨天致行人滑倒。从空气环境质量“六要素”来分析,油烟污染物系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在气温较低[15℃以下]条件下易与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络合,生成不易发现的气溶胶,导致空气中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在一日三餐前中后各1小时呈明显上升趋势,甚至成倍上升,尤其是细颗粒物随着人们的呼吸或皮肤进入人体,不可逆,造成心脑血管病伤害;晴天中午与傍晚在气温升高条件的催化作用下易生成臭氧,导致臭氧指标在夏秋季节居高不下,对人们出行裸露的皮肤造成无形的伤害,可见餐饮油烟污染直接影响着居民健康和城市品位,社会各界对环境质量改善的关注和期待前所未有,防治油烟污染,保护大气生态环境,维护人民健康,势在必行。现提出如下管控建议。
1.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区划。对居民集中居住、学校、医疗、养老等环境敏感区域划定为核心管控区,对商业发达、充分拓展就业的区域划定为重点管控区,对工业经济较集中或距离人群集中较远的区域划定为一般管控区,明确各管控区餐饮业准入规模、油烟管控标准,由综合执法、市场监督、生态环境、公安与辖区协同完成管控。
2.严格餐饮业准入。支持从业者在不同的管控区从事餐饮服务,其投资规模与管控区划要求相适应,坚持餐饮服务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执法 、工商、生态环境等在其开业前开展现场指导帮扶,确保其油烟污染防治设施与其建设规模相适应,确保油烟污染从收集、治理环节得以科学计划。
3.加强源头与过程治理。餐饮业主在计划投资之初,要考虑开店规模,油烟收集、治理、及排放口规范同步计划,不抱侥幸心理,对产生油烟污染区域进行亮化封闭建设,实现油烟在有限空间给予有效的收集。再通过电离、物理、催化等原理设备进行治理,达到《餐饮业油烟污染排放标准》,并通过集中商业烟道或独立烟道引至楼顶3米以上高空排放环境,其排口位置应避开敏感目标或逆风排放。
4.常态运维油烟防治设施。要确保油烟污染防治达标效果,其常态化运行维护必不可少,从业者要加强油烟污染影响的认识,建立餐饮油烟防治设施运维台账,开展油烟污染防治设施定期运行维护,切忌“小马拉大车”,偷懒应付;规模(人数75人次以上)以上餐饮单位定期开展油烟排放检测并报备。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加强其防治设施运维情况常态化监管,对自检油烟排放不达标的,在限期整改无效后依法处罚;不定期开展执法抽测,对检测不达标企业进行严厉重罚。
5.发挥专家科技支撑作用。一个地域(方)重视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加快。在工程建设与治理方面,建立专家队伍,支持调查研究,避免主观决策随意性,坚定发挥其科技支撑作用,增强职能部门提升城市品位意识,自觉完成各项环保工作,形成横向联动、城乡联动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平昌必能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相信,随着对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的快速规范、排污整治和全面覆盖,平昌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将会大力提升或改善,可为我县经济发展腾出足够的环境容量,为平昌“两个加快”储备更大的内生动能,为平昌城市品位的提升丰富无声的内涵。
县生态环境局回复王坤能委员:
一、高度重视,专题安排。组建以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提案办理工作小组,分配城区餐饮油烟污染排查整治任务,明确了整治责任、标准和完成时限,确保提案办理有力、有序、持续推进。
二、协调联动,专班推进。建立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公安、与辖区联动机制,组建餐饮油烟问题督查、餐饮业油烟防治排查、油烟污染防治技术指导3个工作组,步调一致、相互配合,着力解决县城建成区餐饮业油烟污染收集净化设施配套与运行维护问题,实现建成区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全覆盖,并持续运行正常。
三、分步推进,注重实效。坚持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原则,对照提案建议内容,将信义片区、一品天下餐饮业油烟污染收集净化设施配套与运行维护问题纳入2024年5月中旬前第一批排查整治内容,将新华街、新平街、金宝大道等区域纳入第二批(2024年6月底前)排查+限期整治对象。截止2024年7月1日,已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区划,《平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昌县(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区域划定方案的通知》,对信义小学周边500米范围区域划定为核心管控区,500米至1000米范围划定为重点管控区,对建成区其他区域划定为一般管控区;对建城区餐饮业坚持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综合执法牵头,工商、生态环境联动,于6月底完成建成区459家餐饮业油烟收集、净化全覆盖排查整治,其中274家完成油烟收集与净化治理,对120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对65家单位持续跟踪整改;排查整改期间,督促从业者对餐饮油烟防治设施要定期运行维护并建立台账;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专业人员多次对油烟整治专班实时开展技术指导,有力推进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