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2022年度提案及办理答复摘登(一) 持续强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题 目:《关于持续强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提案者: 张文斌 王文银
内 容: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近年来,我县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自愿”的原则,强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创建了“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格局。城乡一体化供水是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工程,因此,结合我县乡镇供水现状及问题,回应老百姓的诉求与期盼,在建设与管理方面作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推进强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快推进强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是改善现有城乡供水状况的需要。一是各乡镇管网供水能力较弱,规划建设存有缺陷。截至目前,虽铺设骨干供水主干管网430余公里、入村入户支线管网16000余公里,同时新建加压泵25座,构建了以县城三座水厂为核心、新建成三大骨干供水为骨干的城乡一体化供水保障体系,采用大水厂、大管网、大水源,日供水能力达12.2万吨,覆盖全县乡镇(管委会、街道办)、村(居),惠及13万余家农户。但由于城乡共用一套管网设施,若管道出现故障,将造成大片区停水状况。此外,如遇用水高峰期,稍偏远乡镇也将面临停水问题,目前现有的管道基础设施供水压力非常大。二是城乡水源水质保障不稳定。我县主要由位于泥龙镇境内的牛角坑水库为周边乡镇群众在农业灌溉和人蓄饮水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水库集雨面积为30.1平方公里,坝高46米,正常蓄水位648米,总库容达到1934万方。雨水多发季节易出现水质混浊等情况,尤其暴雨时期。平日也经常出现自来水呈白色、黄色等浑浊现象,需静置良久,给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自实现一体化供水以来,老百姓对饮用安全卫生水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三是城乡间供水价格不统一。据泓源水务有关声明称在提质、增量、优质服务的前提下,暂按乡镇现行水价执行,待乡镇供水工程正常运转后,由县发改部门依法核定价格。但老百姓提出,一些乡镇已实现一体化供水近两年,水价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二)加快推进强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是顺应民生诉求的需要。一是民生诉求群体大。近年来,随着金宝新区建成,居住人口增多,密度增大,要求改变供水困难的需求越来越大。二是民生诉求对象广。无论是城区还是乡镇,一遇节假日用水高峰期就停水,如今年春节前三十二梁镇等多地就出现几次短暂停水,甚至停水时间更长,老百姓怨声载道,迫切希望频繁性停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民生诉求呼声高。自城乡供水一体化之后,老百姓通过麻辣社区以社情民意连续多次提出,希望县政府将此纳入民生改善实事工程。
二、加快推进强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的相关措施
(一)改善供水困难。水务公司应在相对集中乡镇修建水塔进行日常蓄水,以解决用水高峰期水源供应困难问题,避免持续性停水情况频繁发生。
(二)严格管控水质。各乡镇水塔应安装净水设备,在水库一次净化后进行二次净化,使其水质更加安全有保障,尽量减少阴雨天气带来的水质不可控的问题。
(三)出台必要政策。政府应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乡镇居民用水,短期内实行城乡差别政策,不收取污水处理费,但要根据水源状况、供水成本以及群众承受能力逐步调整,分步到位,最终实现同网同价。实施对居民生活用水采取阶梯收费的办法,少用少负担、多用多负担,遵循节约用水原则。尽快核定出台乡镇水价,在解决民生为民谋幸福的路上不留遗憾,让部分高达6元/立方的水价降下来,使水价问题不致以成为供水一体化的障碍。
四川(平昌)泓源常青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回复:
县政协委员汇聚民意,直击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提出了《关于持续强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平昌泓源常青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专班查建问题清单,限期弥补短板弱项,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需求。全县3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管委会)366个村居13万余户2022年可实现销售用水740万吨。
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四川(平昌)泓源常青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一是强化领导,主要负责人亲自安排、检查、督促并全过程参与提案办理,分管领导主动申领督办,经营、生产、行政等部门认真承办;二是主动衔接,向政协提案委请教办理程序,与政协委员电话函询初商,组织委员视察现场交流沟通,深入镇村了解实情;三是深入研究,在接收提案、建议分析、问题解决等各个阶段,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安排部署提案办理工作。
二、深研细改直击要害。四川(平昌)泓源常青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将政协委员提案作为回应人民关切的第一信号,对提案提出的每项建议或意见,深研细究,抓住实质,直击要害。既注重委员书面写的、更分析他们心里想的,既注重点位问题、更注重系统根治,既注重“立竿见影”、更注重“长治久安”。通过面对面交流、到一线核查调研、汇总分析等多种途径,归纳总结政协委员建议反映的实质问题:一是局部地方供水能力不足,满足不了群众急盼急需;二是管网等设施设备管护时效有待提高,维修抢险后恢复供水时间较长;三是各镇供水价格不统一,数额相差较大,存在“远低近高”不合理现象。
三、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对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意见,四川(平昌)泓源常青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抓铁有痕”实质改进,“踏石留印”成效显著。一是跟进解决局部地方供水欠压欠量矛盾。新建总容量1800立方调节水池(箱)8座,增改扩建加压泵站7座,延伸或改建管网47公里。二是多措并举加强供水设备设施管护。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平昌县城乡供排水公共设施管护办法》(平昌府办发〔2022〕24号),企业持续完善“五化·四制”运营管理模式,公安机关从严查处恶意破坏行为,县政府明确行业主管部门、运营企业、辖区政府“三方主体”管护职责。三是努力顺应群众“同网同价”期盼。企业加强与镇村及用户的沟通,全力争取用户理解;县委政府将农村水价调整纳入年度民生实事予以重点办理。
四、长效巩固永续发展。一是深化为民服务理念,会同属地政府、村居,持续抓牢抓实供水设施巡查、监管和保护工作。二是提升政策保障,夯实“三方主体”供水设施管护责任,落地落实“同网同价”政策,建立“居民缴付、差额补贴、财政预算”费用保障机制。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县目标绩效考核评估中心定期考核“三方主体”履职尽责情况,供水企业持续严格考核“三率一度”,纪委监委对失职失责部门或个人严格问责追责。务实举措,让农村供水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乡村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四川(平昌)泓源常青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提案办理汇报会议面商、书面回复征求委员意见再商,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努力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切实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提案者: 张文斌 王文银
内 容: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近年来,我县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自愿”的原则,强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创建了“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格局。城乡一体化供水是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工程,因此,结合我县乡镇供水现状及问题,回应老百姓的诉求与期盼,在建设与管理方面作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推进强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快推进强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是改善现有城乡供水状况的需要。一是各乡镇管网供水能力较弱,规划建设存有缺陷。截至目前,虽铺设骨干供水主干管网430余公里、入村入户支线管网16000余公里,同时新建加压泵25座,构建了以县城三座水厂为核心、新建成三大骨干供水为骨干的城乡一体化供水保障体系,采用大水厂、大管网、大水源,日供水能力达12.2万吨,覆盖全县乡镇(管委会、街道办)、村(居),惠及13万余家农户。但由于城乡共用一套管网设施,若管道出现故障,将造成大片区停水状况。此外,如遇用水高峰期,稍偏远乡镇也将面临停水问题,目前现有的管道基础设施供水压力非常大。二是城乡水源水质保障不稳定。我县主要由位于泥龙镇境内的牛角坑水库为周边乡镇群众在农业灌溉和人蓄饮水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水库集雨面积为30.1平方公里,坝高46米,正常蓄水位648米,总库容达到1934万方。雨水多发季节易出现水质混浊等情况,尤其暴雨时期。平日也经常出现自来水呈白色、黄色等浑浊现象,需静置良久,给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自实现一体化供水以来,老百姓对饮用安全卫生水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三是城乡间供水价格不统一。据泓源水务有关声明称在提质、增量、优质服务的前提下,暂按乡镇现行水价执行,待乡镇供水工程正常运转后,由县发改部门依法核定价格。但老百姓提出,一些乡镇已实现一体化供水近两年,水价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二)加快推进强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是顺应民生诉求的需要。一是民生诉求群体大。近年来,随着金宝新区建成,居住人口增多,密度增大,要求改变供水困难的需求越来越大。二是民生诉求对象广。无论是城区还是乡镇,一遇节假日用水高峰期就停水,如今年春节前三十二梁镇等多地就出现几次短暂停水,甚至停水时间更长,老百姓怨声载道,迫切希望频繁性停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民生诉求呼声高。自城乡供水一体化之后,老百姓通过麻辣社区以社情民意连续多次提出,希望县政府将此纳入民生改善实事工程。
二、加快推进强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的相关措施
(一)改善供水困难。水务公司应在相对集中乡镇修建水塔进行日常蓄水,以解决用水高峰期水源供应困难问题,避免持续性停水情况频繁发生。
(二)严格管控水质。各乡镇水塔应安装净水设备,在水库一次净化后进行二次净化,使其水质更加安全有保障,尽量减少阴雨天气带来的水质不可控的问题。
(三)出台必要政策。政府应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乡镇居民用水,短期内实行城乡差别政策,不收取污水处理费,但要根据水源状况、供水成本以及群众承受能力逐步调整,分步到位,最终实现同网同价。实施对居民生活用水采取阶梯收费的办法,少用少负担、多用多负担,遵循节约用水原则。尽快核定出台乡镇水价,在解决民生为民谋幸福的路上不留遗憾,让部分高达6元/立方的水价降下来,使水价问题不致以成为供水一体化的障碍。
四川(平昌)泓源常青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回复:
县政协委员汇聚民意,直击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提出了《关于持续强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平昌泓源常青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专班查建问题清单,限期弥补短板弱项,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需求。全县3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管委会)366个村居13万余户2022年可实现销售用水740万吨。
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四川(平昌)泓源常青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一是强化领导,主要负责人亲自安排、检查、督促并全过程参与提案办理,分管领导主动申领督办,经营、生产、行政等部门认真承办;二是主动衔接,向政协提案委请教办理程序,与政协委员电话函询初商,组织委员视察现场交流沟通,深入镇村了解实情;三是深入研究,在接收提案、建议分析、问题解决等各个阶段,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安排部署提案办理工作。
二、深研细改直击要害。四川(平昌)泓源常青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将政协委员提案作为回应人民关切的第一信号,对提案提出的每项建议或意见,深研细究,抓住实质,直击要害。既注重委员书面写的、更分析他们心里想的,既注重点位问题、更注重系统根治,既注重“立竿见影”、更注重“长治久安”。通过面对面交流、到一线核查调研、汇总分析等多种途径,归纳总结政协委员建议反映的实质问题:一是局部地方供水能力不足,满足不了群众急盼急需;二是管网等设施设备管护时效有待提高,维修抢险后恢复供水时间较长;三是各镇供水价格不统一,数额相差较大,存在“远低近高”不合理现象。
三、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对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意见,四川(平昌)泓源常青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抓铁有痕”实质改进,“踏石留印”成效显著。一是跟进解决局部地方供水欠压欠量矛盾。新建总容量1800立方调节水池(箱)8座,增改扩建加压泵站7座,延伸或改建管网47公里。二是多措并举加强供水设备设施管护。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平昌县城乡供排水公共设施管护办法》(平昌府办发〔2022〕24号),企业持续完善“五化·四制”运营管理模式,公安机关从严查处恶意破坏行为,县政府明确行业主管部门、运营企业、辖区政府“三方主体”管护职责。三是努力顺应群众“同网同价”期盼。企业加强与镇村及用户的沟通,全力争取用户理解;县委政府将农村水价调整纳入年度民生实事予以重点办理。
四、长效巩固永续发展。一是深化为民服务理念,会同属地政府、村居,持续抓牢抓实供水设施巡查、监管和保护工作。二是提升政策保障,夯实“三方主体”供水设施管护责任,落地落实“同网同价”政策,建立“居民缴付、差额补贴、财政预算”费用保障机制。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县目标绩效考核评估中心定期考核“三方主体”履职尽责情况,供水企业持续严格考核“三率一度”,纪委监委对失职失责部门或个人严格问责追责。务实举措,让农村供水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乡村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四川(平昌)泓源常青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提案办理汇报会议面商、书面回复征求委员意见再商,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努力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切实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